省考常识中常见的古代战争有哪些?(上)发表时间:2024-12-06 11:28 河南历史文化底蕴雄厚,古代发生了很多以中原为主战场的战争,省考常识中也会经常对古代战争进行考察,以下是豫江公考对一些常见的省考常识中古代战争的总结:
一、先秦时期
涿鹿之战:发生在三皇五帝时期,是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蚩尤所进行的一场大战,目的是争夺适于牧放和浅耕的中原地带,最终炎黄部落联盟获胜,炎黄两大部落逐渐融合形成华夏民族.
阪泉之战:同样处于上古时期的三皇五帝时代,是黄帝与炎帝两部落联盟在阪泉进行的战争,黄帝取得胜利,这场战争对开启中华文明史、实现中华民族**次大统一有重要意义.
鸣条之战:夏朝末年,商汤率领商部落士兵与夏军在鸣条(山西夏县)进行决战,结果夏王朝灭亡,商汤建立了商朝.
牧野之战:商末时期,周武王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(河南新乡)展开决战,周武王以少胜多、以弱胜强,先发制人取得胜利,导致商朝灭亡,建立了西周.
二、春秋战国时期
城濮之战:春秋时期,晋、楚两国在卫国城濮(山东鄄城)地区进行的争夺中原霸权的首次大战。晋文公兑现当年流亡楚国许下退避三舍的诺言,楚率军冒进,被晋军歼灭两翼,楚军大败,晋国从此确立了中原霸主地位.
桂陵之战:战国时期,魏围攻赵都邯郸,赵向齐求救,齐王命田忌、孙膑率军援救。孙膑采用围魏救赵的战术,率军围攻魏都大梁,使魏将庞涓赶回应战,然后在桂陵伏袭,打败魏军,并生擒庞涓.
马陵之战:也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齐魏之间的战争,齐国的孙膑利用庞涓的弱点,制造假象,诱其就范,设伏歼敌,经此一战魏国元气大伤,失去霸主地位,典故“增兵减灶” 就出自此次战役.
长平之战:秦国名将白起率军在赵国的长平(山西晋城)一带同赵国军队交战,赵军最终战败,秦军获胜进占长平,并且坑杀赵国40 万降兵,此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、规模**、最彻底的围歼战. |
|